农贸市场的定义【第一章|第一节】

 2024-02-26 18:18


  农贸市场,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非常简单,就是从事农贸产品买卖的场所。而符合农贸市场定义的场所,主要分为两大类:农贸批发市场和农贸零售市场。
 

  我们先说说农贸批发市场,农贸批发市场规模较大,包含园区型批发市场和门市型批发市场。园区型批发市场一般占地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交易时间通常昼夜不停,与物流、餐饮、宾馆、住宅区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和配套系统,可以面向全省或周边多数市区。门市型批发市场为独立的建筑主体,以农贸批发功能为主,可适当附带零售功能,周边交通便利,交易时间较为集中在凌晨0至4点,面向全市或城区内大部分农贸零售市场。
 

  而大部分居民频繁接触到的是农贸零售市场,在全国各地有不同的主流叫法,例如农贸市场、菜市场、市场、街市,农贸零售市场的面积大部分在1万平方米以下,经营的业态有蔬菜、水产、肉类、熟食、豆制品、面制品、粮油、副食、干货等等,部分市场还有日杂、鞋服、烟酒等相关业态。
 

  农贸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农贸市场的形成,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城市人口增多,社会分工的完善及城市市场需求的增长等带来的城镇化发展,促使专业的市场以及专业的农贸市场逐步出现及演化.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城市中,城市人口大量增多,大家都做不同的事,就需要交易来获取不同的物资来满足自己的生活,先形成了专业的商品市场,并且最后形成了专业的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在城市化发展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呢?
 

  专业的商品市场的出现
 

  农贸市场是由商品市场发展演变而来,商品市场是由集市演变而来.文章篇幅有限,我们就直接从商品市场开始,来看看在古代,东西方都有什么样的商品市场.

 

  庞贝城
 

  庞贝城,存在于公元1世纪,在城市毁灭之前,就已经拥有当时难以想象程度的繁华商业。作为西方可考究的最早形成的市场,它充满了神秘和戏剧性,同时也从中看到现代市场的缩影。

 

  庞贝城:人类最早形成的商业街市之一
 

  这是人类最早形成的商业街市之一,大街两旁有酒馆、商店、水果摊、手工作坊等。一家商店墙上写着出售干杂货、好酒的广告;另一家商店墙上写着横幅标语“水果商贩支持普里斯库担任高级行政官”。在一个面包作坊,1900年前烤好的面包如今仍旧放在烤箱中。一家水果摊遗址旁边还有提醒来客注意的“小心狗咬”字样。
 

  看完公元1世纪的罗马,
 

  我们再看看中国商品经济最繁荣的唐宋时期.
 

  说到中国的商品经济,就不得不提到坊市制.坊市制,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亦称市坊制。从西周到唐代,城市建置的格局,一直是市(商业区)与坊(汉代称里,即住宅区)分设,市内不住家,坊内不设店肆。市的四周以垣墙围圈,称“阛”,四面设门,称“阓”。市门朝开夕闭,交易聚散有时。市的设立、废撤和迁徙,都由官府以命令行之。市内店铺按商品种类区分,排列在规定地点,称为“肆”或“次”。

 

  清明上河图,展现出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宋朝
 

  政府设有管理市场的专职官吏,历代名称不同,如司市、贾正、市令等,其职掌基本类似。举凡上市商品、参与交易的人、度量衡、交易契据以及价格的评定、市税的收缴等,都在市官的监督和管辖之下。在市内营业的商人,秦汉时都有市籍,需缴纳市租,其社会地位较为卑贱。自京城以至郡府州县均各有市,同样设有市官管理。
 

  北宋初年,作为首都东京仍然采取着坊市制,而到了后期,由于坊市制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发展,于是宋朝打破了坊市制,采取了厢坊制.也就是说,大家可以随意开店,城市区开始大幅度繁荣.为了治安,宋朝建立了厢这一独立的治安机构,可以认为是中国巡捕制度的完善,并且在宋明时期,中国已经有了消防水车.
 

  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专业的商品市场也有了进一步的功能分化,
 

  最后形成了专业的农贸市场
 

  多伦多圣劳伦斯市场
 

  圣劳伦斯市场这处古老的集市一直沿用至今,历久不衰,平时已是非常热闹,一到周末,市场上就更都挤满农夫、艺术家和艺人,在售卖他们的产品和艺术品。许多古老的库房还被改装成别具特色的住宅、商店、酒吧和餐馆。

 

  圣劳伦斯市场
 

  圣劳伦斯市场有100多年历史,是多伦多最古老的建筑,保护得很好。分为南北两区,都是体形巨大的古式样建筑,中间隔一条马路,游客络绎不绝,是著名的观光点。

 

  圣劳伦斯南区市场
 

  南区市场以农副产品为主,主要服务于当地居民。楼内共有三层,从新鲜果蔬、各种果酱罐头到鲜活海产品,内容丰富。还有几家工艺品店。
 

  中国农贸市场的发展及演变


  中国农贸市场也有百年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上海.


 

  中国旧时期农贸市场


  19世纪中叶,上海老城厢居民日常所需的蔬莱和肉禽蛋、豆制品,主要由近郊农民或摊贩每日清晨在集市上设摊出售,或串街走巷叫卖。也有购自街面的肉店、蛋铺、腌腊火腿庄和鸡鸭鱼行,以及前店后场的豆腐筋粉作坊。当时在县城内外沿黄浦江及城隍布周围的闹市区小东门、九亩地(今露香园路、大境路交会处附近一带)和小桥头(今凝和路)一带集市贸易比较兴旺。这可以说是露天莱场的雏形。


 

  清末上海街头的小贩


  上海正式开埠后的清同治三年(1864年),英国商人汉璧礼与一位法国神甫拉波尔德里经法租界市政机关公董局批准,在洋泾浜边(今宁海东路东端一带)空地上搭了几个大棚,命名“中央菜场”,并订立摊贩缴付租金的办法。公董局也发出通告:从1865元旦起,租界菜贩都得集中进场营业。由于当时居民没有上菜场的习惯,摊贩也不愿缴租金到菜场营业,不到一年,中央菜场便关门停业,但这一创举也成就了上海第一家室内小菜场。


 

  19世纪后期,上海某菜场


  清同治九年(1870年)前后,在原英租界也出现了早期的室内菜场。在当时盆汤弄(今南京东路山西路)一带,摊贩较多,常被租界巡捕拘罚。有位富人杨子京出于怜悯,捐资在一块空地上用芦席盖起一个菜场,当时称为“东荒场菜场”。后来市面兴盛,清同治十一年,租界当局又在荒地对面杨子京的另一块基地植石柱,盖铁皮,允许菜农设摊。此后杨子京把之前的那块用地捐给当局,工部局就以木板盖成一个菜场,在里面设摊的每月缴捐1银元,被称为“西荒场菜场”。5年后又改为铅皮棚。这个菜场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因翻造里弄住宅才迁到福州路浙江路。


  早期的菜场还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英国教会出资建造的杨树浦太和街菜场,砖木结构;清光绪二十九年老城厢的唐家湾菜场,木结构人字形梁架,上覆小瓦下支石;清宣统二年(1910年)的松潘菜场,铁皮棚架结构;和在这前后的爱而近(安庆)菜场,哈同菜场(安义路,当时为大地产商哈同产业),民国6年(1917年)西门(顺昌路)室内菜场。


 

  1930年竣工的四马路菜场,设有电梯冷库等设施


  民国上海的三角地菜场,引领室内菜场的风潮


  1890年,随着虹口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正规公用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工部局搭建了一个颇有规模的木结构室内菜场,这就是著名的“三角地小菜场”。


 

  三角地小菜场


  1916年,工部局又将菜场重建为二层(部分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为蔬菜市场,二层为鱼肉副产品市场及罐头包装食品柜,三层规定为各种小吃点心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三角地菜场”始终是上海滩占地面积最大,经营品种最全,服务设施最到位的室内菜市场,“三角地”也成为上海著名地名和菜市场的代名词。


 

  三角地菜场示意图


  ​上海解放后,三角地菜场以“巧理千家菜,温暖万人心”为宗旨,开创菜场规范服务新风尚。1959年,菜场经理王福洲出席全国群英会。三角地菜场是上海最大的室内菜场之一,以经营蔬菜、肉类、禽蛋、水产、豆制品、腌腊为主,兼营上特产、南北货、调料、饮料等。多年来,一直保持供应充足,服务优良,买卖公平,购买方便的特色。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菜场管理所进行改组,将菜管所由卫生局划财政局。不久,菜场划归工商局管理。当时,工商、税务部门主要采取2项措施;一是加强市场管理,经常对商品质量、价格和衡器进行检查,对投机违法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口头批评,责令书面检讨。


  20世纪50年代初,菜场供应的蔬菜日均在1000至1400吨。“大跃进”后,日均供应量达2000余吨。1961和1962年日均供应3000至3600吨,人均每天供应0.47至0.58公斤,是历史上吃菜水平的最高点。当时,蔬菜已从进场交易、自由选购实行统购包销,计划上市、计划分配、计划供应,菜场缺乏经营自主权。


 

  20世纪80年代,上海陕北菜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中心菜场稳定在150个左右,供应网点有500余个。为有利于副食品市场供应,调节淡旺,70年代起市区公司已开始为菜场筹建小冷库,配备机动货运车。

  到了现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中国农贸市场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国际排名前列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