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案例:绍兴市禹南农贸市场

 2025-06-19 17:18
项目名称: 绍兴禹南农贸市场装饰工程设计
市场面积: 约1700平方米
项目地点: 绍兴市稽山街道曹江路5号
设计单位: 飞洋农贸设计
服务范围: 摊位布局、业态规划、效果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一句话项目概括】
老旧社区市场焕新典范,以“省三星级+五化”标准重塑空间体验,成功激活区域民生消费活力。
 
【项目概况】
禹南农贸市场(原涂山农贸市场)位于绍兴市曹江路,2010年建成后曾是涂山公寓、涂山花园、向阳公寓及周边工业区工人的核心采购点。项目属于典型的老旧市场改造,飞洋设计团队受绍兴禹南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委托,以高标准(省三星级市场、省放心市场、五化市场)为指引,对约1700平方米空间进行系统性升级,旨在扭转市场衰败态势,重塑其社区服务价值。

 改造前后对比

【核心挑战】
如何重振被生鲜电商与马路市场严重分流的老市场?如何通过设计实现“省三星级+五化”的严苛验收标准?如何通过有限改造激活商户与消费者双端信心?
 
【优势分析】
深厚社区基础: 历史积累的区位认知度与固定客群潜力,具备情感唤醒基础。
政策目标清晰: 业主方明确以“省三星级+五化”为改造标杆,提供高标准设计指引。
空间结构清晰: 原有结构基础利于科学分区与动线优化。
 
【难点分析】
客流流失严重: 摊位数从百余个锐减至二十余个,人气低迷是首要难题。
设施环境落后: 硬件老化、采光不足、排水不畅等问题突出,购物体验差。
业态竞争力弱: 缺乏特色与亮点,难以抗衡新兴渠道与马路市场的便捷/低价。
 
▲ 改造后的禹南农贸市场门头
 

【设计策略(放大优势)】​
1、精准锚定社区需求,强化便民属性:​
增设 “自产自销专区” 吸引本地农户入驻,突出地域特色;优化 “回字形” 动线,确保各区域客流均衡,提升购物效率。​
 
2、以高标准设计提升品质感:​
入口大厅采用木质格栅天花与线性灯带打造 “会客厅” 仪式感;生鲜区通过绿色金属网格吊楣 + 品类标识,实现 “按图索骥” 式购物体验。
3、科技赋能增强竞争力:​
引入电子公示屏、智能溯源系统与全区域电子支付,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便捷性与透明度的需求。
 
|优势最大化|
激活存量客群:将“老市场基础客群” 转化为高复购力,商户入驻率从 20% 提升至 90%
品质场景重塑:以 “三星级标准” 为抓手,通过空间美学与智慧配套重塑市场形象
社区枢纽激活:通过科学分区与特色业态,强化社区生活枢纽属性,激活区域消费活力
 

▲ 禹南农贸市场入口大厅



▲ 禹南农贸市场蔬菜区、水产区


▲ 禹南农贸市场水果区、肉类区

 ▲ 禹南农贸市场熟食区


 【设计策略(规避难点)】
1、硬件全面升级,破解 “陈旧老化” 问题:​
墙面采用仿石纹瓷砖兼顾耐用与美观;地面统一铺设防滑耐磨浅灰色通体砖,易清洁且视觉统一;灯光结合几何线条灯与暖光射灯,确保生鲜显色真实。​
 
2、业态场景化设计,提升吸引力:​
熟食区借鉴日式 “屋台” 设计,玻璃橱窗 + 暖色灯带实现明厨亮灶;水产区采用独立岛台与玻璃挡水条,兼顾实用与整洁,打破传统生鲜区 “湿滑乱” 印象。​
 
3、智慧化管理强化信任:​
摊位电子屏实时更新菜价、检测报告,信息透明化增强消费信任;智慧系统实现高效监管,提升食品安全与价格透明度。


▲ 禹南农贸市场蔬菜区实景


▲ 禹南农贸市场禽蛋区


▲ 禹南农贸市场熟食区
 

【总结】
飞洋农贸设计团队以 “问题导向 + 标准引领” 为核心思路,通过空间重构、环境升级与智慧化改造,成功让绍兴禹南农贸市场从 “萧条老市” 蜕变为 “省三星级标杆”。改造后不仅实现商户入驻率从 20% 到 90% 的跨越式增长,更拓宽客群至年轻家庭与上班族,用设计赋予老市集新生命力。禹南市场改造案例证明:老旧农贸改造不仅是硬件更新,更是社区商业生态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