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文化迭代的本质与价值演变

 2021-12-28 17:41

  本文禁止任何转载、摘录行为,违者必究法律责任。

  文化的改革,是必然,改革代表现在的认知优于过去;但并不意味着现在的认知不会再度变革。人类注定永远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我们只是在前进,一直未到达终点。好比14世纪但丁发表的叙事诗神曲天堂篇,地心说曾经被人们深信不疑;约200年后哥白尼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日心说,一度颠覆认知,让人类更接近于真理;又过了约400年,哈勃证实的大爆炸宇宙论是如今人们公认的最贴近事实的理论,但这也并不会是宇宙的最终真相,只是相比地心说、日心说而言,更接近标准答案的理论。

  自从五四运动对破旧传统文化的冲击后,近代思想家们从九重冤狱重新得见青天,独立的人格不再负罪,民族情感成为文化主流之一。自此,部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背道而驰被人们所正视,这是近代文化演变的起点,也是近代农贸文化的根源。向来,严丝合缝的文化表现形式都离不开时代和背景的大前提,在恰当的时代和背景下,对应的文化表现载体才有意义,否则就是脱离本质的空想。

  农贸文化之一:百废待兴

  我国农贸文化的兴起可追溯至20年代中期,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开始兴建的第一批农贸市场,以赶集活动为主要功能。在当时,建设、运营、维护的职责部门虽已明确,但并不具备今天这么成熟的体系,农贸主题文化也没有得到突显。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骑着自行车的,或步行的客人围在半露天的猪肉摊位面前,摊位则是以一张木桌简易制成,其风貌代表了最原始的农贸氛围。在今天,绝大部分农贸市场的营业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仍有流动摊贩与部分自产自销摊位保留着类似的经营状况,算是对过去的怀缅,怀缅当初赶集的氛围。

  农贸文化之二:穷则思变

  在传统文化氛围的大范围覆盖下,商业思维注定必须突破局限性以获得生路。穷则思变是人类进步所依赖的心理本能,传统老旧的农贸市场一样被迫推陈出新,被冠以“新型菜场”或“标准化新型市场”等称谓的市场问世,这些名字在今天看来,不可谓特别吸引人,但也不可否认是一次突破传统的尝试。

(标准化新型市场-绍兴合心市场)


(标准化新型市场-蕲春乡里乡亲市场)

  20世纪末中国思想愈发反传统,纵观近代,从来都不乏批判主义,包括本文的部分观点亦带有间接批判目的,批判后的下一步自然是跳出传统、横空出世,所以诟病传统老旧市场是这一批新型菜场立足的先声。众所周知,老旧市场大多数离不开脏乱差的印象,新型市场纷纷发声:以解决脏乱差的遗留刻板印象为己任,从排水排污、业态的规划开始,切实做到了打破传统,也为今天我们大家所逛的网红菜场、星级菜场奠定了基础。

  这一批新型市场,以实用、解决问题为指导思想,总结并改善了市场内的诸多硬件问题,也由此渐渐衍生出农贸市场设计这一小众的专业化领域。

  农贸文化之三:咫尺匠心

  硬件逐渐成熟后的市场,基本上让人有了很大的改观,此时,一场新文化与蔑视旧文化的设计思想革命正悄悄来临。自基础建设完成后,一座空空的宫殿必定吸引大量匠人的涌入,有的匠人精雕细琢想把宫殿打造得更美好更具价值,也难免有的匠人踩着前人铺好的路,挤进宫殿意图分一杯羹;精雕细琢也好,急功近利也罢,最终这座宫殿,确确实实靠着这些匠人从无到有,被铸得精妙绝伦。这就是继百废待兴、穷则思变后的第三个时代,升华的时代。

  升华的,首先是市场的文化内涵与细节工艺;其次升华的,则是市场的变现能力,注意此处是变现能力而非变现效率,最初大家关心的是如何变现的问题,而如今的关注点已经转移到变现提速,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自是后话。

  农贸文化在匠人匠心的琢磨下,开始主题明确,并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地标型市场,这些地标级市场从文化底蕴层面充实了第二代新型市场的内涵,购物环境也从舒适提升至享受,例如苏式园林风格市场、水乡渔获主题市场、民族风俗特色市场等,都让人眼前一亮。

(苏式园林风格市场-苏州吴江市场)


(水乡渔获主题市场-宁波咸祥市场)

  农贸文化之四:饮鸩止渴

  上文已提到农贸文化变现的方式日渐成熟,商业思维永久围绕利益这一点无可厚非,匠人们和商人们投入的精力财力急于兑现,加之新冠疫情对传统商业的冲击,农贸作为疫情红利产业,其项目价值必然被挖掘一空。变现效率决定了资本的灵活程度,从而直接关系着项目的转化率,迅速实现第一个市场的变现,才能更快着手拓展第二个市场,以此类推。

  市场的摊位被划分为单元格,长租、出售;为了便于销售,农市场往往基础设施不会过差,甚至销售类市场中也有主题明确的中高端市场。在利益的催动下,也应运而生了一批网红菜场、高端智慧市场,开创了资本快消时代的新篇章,这一篇章不可谓不壮阔,也不可谓不实用,从各角度高效地完成了新一轮市场的变革;但从新农贸车轮的倒影上细细看去,竟然惊人地如出一辙!究其根本,绝大部分网红市场的文化风貌,均是复制粘贴的批量产物,仿古之风、暗色调之风、仿盒马之风横行,无论身处何地,不管不顾就是仿古,瓦片、屋檐、灯笼一时确实新奇,但千篇一律之后不免审美疲劳。更有甚者一套设计模板可以运用于任何项目,从最初的骇人听闻,到现在被广泛接受,甚至被认为物美价廉。

  不可否认疫情久旱,无人不渴望甘霖,项目高速变现,确可谓之饮鸩止渴。但在生死存亡之际,孰人顾得后世。


          农贸文化的价值演变过程,正是其价值被挖掘并被快速变现的发展过程。众多前人,是挖掘者。而我,既是挖掘者,也是辑录者。

  农贸文化的迭代,离不开耕耘于其中、导致它兴起和衰落的根源,同时也是其本质的——人。

  农贸文化之五:返璞归真

  朴素为家是现代建筑学家王澍《造房子》中的自序,讲述了文人的孤傲过渡至心性自然的缓慢过程,造物主义离不开育人主义。

  “基本上,我在追求一种朴素的、简单的、纯真的,不断在追问自己来源和根源的生活和艺术”

  农贸文化的更新迭代,自然终会回归朴素,回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我既希望它走慢一点,不要这么急功近利,同时又希望它走快一点,早日迎来它返璞归真的一天。谨以此文共勉。